知君仙骨无寒暑,千载相逢犹旦暮。

🇺🇦🏳️‍🌈

【2017/9/15 雜感小作文】

兩個多月沒碰過乒乓球了;摸到拍柄的瞬間,手都是松的。不過手感意外的好——暑假前連續練了半個月,果然底子還是很扎實的。
翻了翻那年今日,去年的這一天是中秋節,出門訂購了現在用的球拍。底板和膠皮一共兩千多塊錢,用的是從小陪著我家哥哥長大的蝴蝶Viscaria,日語裡r發成l,故此譯作「維斯卡利亞」。
記憶裡是比較美好的日子,雖然被極大的變故困擾著,但在當時看來似乎還沒來得及讓悲傷和痛苦觸碰到自己。當然彼時為了變故而流的淚,在四個月前又被盡數返還了回去。這是後話。
我還記得去年八月底第一次把手放在乒乓球檯上那一刻的觸感。彼時還是個入坑十天不到的傻白甜萌新,擁抱著滿懷希望的熱血和青春的激情,面對老師最初的提問「為什麼要來學球」的時候羞澀卻又清晰肯定地回答道「因為中意張繼科」。如今年輪轉環,我對他的深情又何止一萬句中意能夠言說,只是時至今日仍覺慶幸如是應對了那個問題——讓我來的原因,只有張繼科一人。無論我走到哪一步,能影響我的決定和行動的,始終都只有他一人而已。
我要說的有兩件事情,首先談談我對乒乓球的感覺。這項運動在我看來十分無趣,除了張繼科,我無法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人能把此球打得具有觀賞性。我並不喜歡它,但我這個從小到大逃了80%體育課的運動白癡還是堅持下來了。我確實不希望張繼科是一位乒乓球選手,但我並不會因此停止去做這項運動。這是一個習慣。
我的審美型和性取向從來就是飄忽的,這導致我對世界上下五千年的人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喜歡或好感幾率。但自己除了張繼科,倒確實不曾有過現代漢語(普通話)地區的偶像,所以養成了一個也不知好壞的習慣——我只要特別中意那個人,我一定要精通他的語言。是的,是精通。不會就學,不熟就練。一定要達到聽寫可以做字幕組、口語可以無障礙交談的地步。或者就是掌握或是熟知起碼是他的領域的一項技能。若非如此,即使沒有緣分未來見他一面,在夢中相遇,也不至於哭泣著不知從何開口。去年八月去北京思陵拜謁先帝,我甚至都是用著半白半文的古文在陵園前絮絮叨叨了兩個鐘。
對於我來說,這就是愛豆的意義了——你總能接觸到曾經不敢想象的領域。我曾誇讚過哥哥,說他是「庸俗醜陋的塵世裡唯一的浪漫和英雄主義」,那麼既然我臣服於這等浪漫,我便要追隨著他去看看他的世界。他的世界可能不適合我,但那有有什麼關係。
親友問我,日語單詞到底是怎麼背下來的。我不清楚我母親日常讚美我的所謂「語言天賦」到底有沒有或是有多少,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,只是一種本能的習慣在驅使自己去努力對待這件事。
這是我追星的意義。它不是目的,我不是一個會把功利標準放在自己仰慕的人身上的人;但它的結果,就是締造了這樣的我。
至於另一件事,就是我們全日制高校的可憐同學可能還摸不到手機,發現不了自己一直以來認為的班級落成紀念日似乎是錯誤的。是我們的九十五,但可能真的不是我們的915。但其實紀念日這種東西,過來過去又有什麼意義呢。同樣是今天結成日的我們山風,今年是第18年了,那才真的是回首四海,去日苦多,千萬裡來路,相同頻率的喜怒哀樂,那才真的叫相伴。
可是我又非常「真情實感」。散都散了,班上的集體獎狀也被我和彼時的同桌一人搶了一半去,談話就到此為止了吧。但始終很掛心的事情,就是我在這個新的坐標裡,把中三全部的情緒和精魂都奉獻給了這個班。
是好是壞見仁見智就連我本人也道不明白;但就自己來說,這大半年以來波瀾壯闊的回憶和經歷,是無與倫比的。即使血淚比笑顏的次數要多得多,即使回望之時許多往事無法善忘,即使它們延續至今為自己憑添愁怨和慨歎——
但我還是想說,去年今日(或者是昨日也好吧)的偶然相遇,我確乎是感到十分慶幸的。
即使最後我們的存在失去了意義,但我們存在過——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,這本身就是無上美麗的意義了。
多謝你們。
對我的包容和指點,我是會把它放在記憶裡最柔軟的角落的。
解散的那天我捧著手機嚎啕大哭了一晚上,估計就是因為那一天流的淚太多,導致畢業那天歡天喜地一點不覺離散的悲傷。就像我來時用痛苦澆灌的花,如今也要付出溫柔又悲傷的代價才能采下。我們來時走過的路,在回頭時必將重蹈覆轍。這是今天的主題,從張繼科說到這裡,中心總算被我圈了回來。
然而我不想采花,卻也無可奈何。

评论
热度 ( 1 )

© 正版清荷 | Powered by LOFTER